欢迎访问中国领先的企业技术服务平台贤集网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健康养生 — 正文

养生不成反伤身!别让这些健康误区坑了爸妈

进入老年后,身体和心理都会有所变化和退化,病痛和不适常伴左右,因此,老年人是最关注健康的人群。

养生不成反伤身!别让这些健康误区坑了爸妈

最坑老人的健康误区


误区1:人老不服老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会发生诸多退行性变化,肌肉和骨骼功能都在减弱。老年人要理性认识这点,锻炼要量力而行,并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比如散步、太极拳等。


退休之后发挥余热本是好事,但若患有慢性病,还是建议彻底退休,安心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


误区2:木耳芹菜能降压


最常听到的是“木耳芹菜能降压”。木耳、芹菜都是很好的蔬菜,但说它俩降压,就有点夸大了。


就怕老人轻信这类谣言,而不好好吃降压药,导致血压反复波动,损害大脑、心脏和肾脏。


老年朋友一定要牢记,食物不等于药物,得了病必须找专科医生积极治疗,很多慢性病通过服药均能有效控制。


老年高血压患者要有长期服药的心理准备,并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上控制食盐和脂肪的摄入。


误区3:头疼脑热不得了


老年人关注身体健康无可厚非,但不要过于敏感,疾病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害怕疾病的心理。


人老了,难免头疼脑热、腰酸腿疼,不要因为出现这些症状就吓自己。即使就医后确诊为疾病,也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心态好才有利于康复。


误区4:勤俭节约太会过


医生建议:剩饭最好在一天内吃完,剩菜则要在5~6个小时内吃完,凉菜、绿叶菜最好当顿吃完;吃剩饭剩菜前,一定要高温加热杀菌。


误区5:输液预防脑卒中


医生表示,短期输液并不能预防脑卒中,只是给老年人一个心理安慰。老年人多患有一些基础疾病,输液可能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甚至出现严重后果。


预防脑卒中是个长期过程,必须针对病因进行干预,还要保持良好心态,做到均衡饮食,坚持作息规律,适当进行运动,控制好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切忌迷信保健品。


有家族史和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做血管检查。


误区6:老了补牙是浪费


牙齿缺失直接导致咀嚼功能下降,增加胃肠消化食物的负担,不利于通过饮食摄取足够营养。


不注意清洁口腔,还会导致龋齿、牙槽骨萎缩等问题,间接造成心脏、大脑、肾脏等器官的病变。


专家建议:老年人应注意口腔卫生,早晚刷牙,三餐后漱口,定期洗牙;如有缺牙的情况,应及时修补,维护咀嚼功能。


误区7:油盐不进降压降脂


盐和油并不是健康的敌人,适当食用不会有损健康,因噎废食反倒有害。


过度限盐会造成钠摄入不足,使机体细胞内外渗透压失衡,促使水分进入细胞内,诱发脑水肿,轻者出现意识障碍,严重的还会出现心率加速、恶心呕吐等问题。


食用油也是必需品,完全不摄入食用油,可能导致一些营养素的缺乏。


误区8:晨练越早越好


早晨6点前空气质量不好,绿色植物一夜没有进行光合作用,空气中积存了大量二氧化碳。


另外,早晨冠状动脉张力高,交感神经也比较兴奋,容易突发心血管疾病。


专家建议:老年人最好在6点后晨练,出门前喝些水、吃好早餐,以免出现低血糖,地点以公园或视野开阔的广场为宜,不要在车流较多的马路旁锻炼。


雾天空气中含很多有害物,不适合晨练。


误区9:钙补得越多越好


60岁以上老年人,每天推荐摄入1000毫克的钙,过量补钙,不仅不会强壮骨骼,还可能危害健康。


最安全有效的补钙方式是日常饮食中适当多吃奶制品、小白菜、豆腐干等含钙丰富的食物,还要戒烟、适量运动、不喝碳酸饮料,减少骨量流失。


误区10:多吃补药能长寿


人到老年,生理功能逐渐减弱,适当进补可减缓生理功能下降,推迟衰老进程。


但进补要视身体情况而定,缺什么补什么,不分体质和症状的乱补,可能导致其他疾病,适得其反。


一般来说,平衡的膳食足以满足身体的营养需求,不需额外进补。即使进补,首选山药等药食同源的食物,或征求医生建议。


老人饮食做到十个“宜”


01、食物宜杂


人体需要从不同食物中获取营养,建议老人每日选择谷薯类、蔬果类、鱼肉蛋类、奶豆类及油脂类等多种食物,注意荤素、粗细、色泽、口味、干稀搭配。


02、质量宜高


质量高不意味着价格高。以蛋白质补充为例,常见的牛奶、鸡蛋、豆腐、鸡鸭鱼肉等都能为老人提供丰富的优质蛋白质。


肉类选择上,建议多吃鱼虾,尽量采用清蒸或白灼的方法。


03、蔬果宜鲜


颜色鲜艳的蔬果往往含抗氧化物质,能调节免疫力、预防慢性病。


紫色的富含花青素,如茄子;绿色的富含叶绿素、叶黄素,如菠菜;黄色的富含β-胡萝卜素,如柑桔;红色的富含番茄红素,如西红柿。


04、饮水宜勤


老人对口渴的敏感度下降,因此要养成自觉喝水的习惯。


每日饮食要适量搭配稀粥、汤、豆浆、牛奶等,另外单独补充900~1200毫升水和淡茶。


05、数量宜少


老人基础代谢率降低,我国生理学会建议61~70岁人士的总能量摄入可较青壮年减低20%,71岁以上可减低30%。摄入食物量虽然减少,但品种不能少。


06、饭菜宜香


年纪大了,嗅觉和味觉会变迟钝,导致食欲降低。因此,老人的饮食制作要更精致,注重色、香、味、形调配。


此外,安静舒适的就餐环境以及结伴吃饭的形式,都可提高老人的用餐兴趣。


07、质地宜软


由于老人消化液、消化酶及胃酸分泌减少,会影响食物消化吸收,所以老人的饭菜质地以软烂为好,采用蒸、煮、炖、烩、炒等烹调方法。


08、温度宜热


老人对寒冷抵抗力较差,一旦食用生、冷、硬的食品,会影响消化吸收,甚至引起腹泻。


食物的最佳消化吸收过程是在接近体温的温度下进行的,因此温热的饮食最适合上年纪的人。


09、速度宜缓


细嚼慢咽有利于保证食物粉碎效果和胃部健康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有利于消化吸收。此外,要尽量“食不语”,防止食物进入气管。


10、口味宜淡


年纪大了,不免出现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的升高,需控油;老人的葡萄糖耐量会下降,需减糖;有高血压风险的老人很多,需减盐。


此外,还要避免吃腌制食品、罐头、快餐、各种熟食等。


最后提醒,如果老人因各种原因长时间进食量减少,请在专业营养师指导下适量选择肠内营养制剂作为膳食补充。

来源:央广网健康

注:文章内的所有配图皆为网络转载图片,侵权即删!

我要评论

不吐不快,我来说两句

相关新闻

清热解暑金银花,金银花的应季吃法

中药清热解暑有佳效,金银花便是常用的一种。...

10月30日 17:30

拔火罐有讲究,最好由执业医师来操作

很多人觉得口干舌燥,周身沉重,大便黏腻,如何解决这些湿热症状?专家表示,不妨试试火罐中的佼佼者—平衡火罐。...

10月30日 17:11

“千金难买老来瘦”已经过时了,肌肉再少一点疾病就找来了!

有言道“千金难买老来瘦”。在不少人印象中,老年人瘦一点好,肉多了,高血脂、脑梗等疾病就来了。但专家提醒,这样的观念需要更新了。...

10月30日 16:55

健康中国建设开局良好,直面世界性难题

“十三五”时期,我国全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基本建立,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覆盖全民,我国卫生健康事业整体实力显著提升。...

10月30日 15:28

针灸适应症广泛,但是以下几类人不适合针灸

针灸治疗是最绿色的治疗,没有任何药物进入身体,从而就可以解除患者的病痛。针灸的适应症也特别广泛,最常见的有中风后遗症、疼痛性疾病、内科疾病如胃胀、胃痛,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痛经以及绝经期诸多症状等都可以使用针灸治疗,且有独特的疗效。...

10月30日 14:23

最热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