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领先的企业技术服务平台贤集网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疾病护理 — 正文

中风是个大麻烦,身体4处发出信号,趁早就医!

72岁的李奶奶最近在家里突然摔倒,当时四肢不能活动,也说不出话,但是没过几分钟就恢复了,既能活动,也能说话了,家人问她是怎么摔倒的,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家人带她到医院进行影像检查,结果却没有发现异常。

中风是个大麻烦,身体4处发出信号,趁早就医!

李奶奶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小中风”!正好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今天,我们来详细讲讲这种被称为“小中风”的中风前兆。


小中风大麻烦


像李奶奶这样突发跌倒,并且伴有短暂的手脚不能活动或者说话不清楚,甚至不能说话,在数分钟内,一般不超过1小时就能恢复正常,而且影像检查没有明显异常,这种现象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也被俗称为“小中风”。


研究发现,有20%~25%的中风患者在发病前出现过小中风,如果出现小中风而又没有进行治疗的话,3个月内发生中风的风险高达20%,特别是症状发作的10天内,尤其是在2天内,更容易发生中风[1]。因此,小中风不注意,容易造成大麻烦!

中风是个大麻烦,身体4处发出信号,趁早就医!

有症状要警惕


所以,出现小中风症状不可忽视,即使症状很快消失也要尽快到医院进行诊治,不要延误。我们把小中风常见的症状按照确诊可能性分为三类[1]:


第一类,如果出现以下某个症状,并在数秒或者数分钟(通常在1小时内)恢复,基本可以确定为小中风:


1)单侧或者双侧肢体以及面部运动无力;


2)单侧或者双侧肢体以及面部失去感觉;


3)同向偏盲(双眼同一侧视野缺损)或者单眼失明;


4)说不出话,或者突发发音问题。


第二类,如果出现以下某个症状,存在小中风的可能性,如果出现两个或以上症状,基本可以确定为小中风:


1)走路不稳当;


2)复视(看物体出现重影);


3)头晕;


4)吞咽困难。

中风是个大麻烦,身体4处发出信号,趁早就医!

第三类,如果单独出现以下某个症状,多半不是小中风,可能是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失忆;意识模糊;肢体不协调;只有一个肢体或者只有脸部感觉缺失;双眼同时出现视力模糊或者视野缺失(视野呈圆筒状,圆筒越细,视野就越小);短暂意识丧失;头痛;光幻视(类似手指压迫眼球时看见的光环)。


小中风怎么办


任何年龄段人群都有发生小中风的危险,但风险会随着年龄增大而增加,如果你患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或者吸烟,发生小中风的危险会更大。


研究发现,及时的诊断和预防措施,可以使小中风患者3个月内发生卒中的危险性降低80%[1]。临床上,要预防小中风演变为中风事件,需要评估患者情况,比如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应该使用口服抗凝药,如果不是心原性病因,应该使用抗血小板药,另外,还应该严格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患者必须戒烟,并调整健康的生活方式。


延伸阅读:


脑中风又叫“脑卒中”,主要是因为脑内动脉狭窄,或者是出现闭塞和破裂等情况,进一步就会引起脑血液循环发生障碍,时间久的话还会导致大脑永久性功能障碍。


而临床上,脑中风又可以分为缺血性脑卒中(脑梗塞)和出血性脑卒中(脑溢血)两种,我国大约12秒就会有一个人患上中风,每21秒就有人死于中风!


中风多半都是“拖”出来的!


在发生脑卒中之前,许多人会有一些“小中风”症状,小中风又被医生称为“暂时性缺血中风”,其常常发生于中风前的几天之内,因为小中风的症状较轻,病发短暂且症状常见,所以常被大家忽略。若置之不理,三个月内中风几率可达30%至50%。因此,及时发现中风的前兆信号,对于预防中风来说至关重要。

中风是个大麻烦,身体4处发出信号,趁早就医!

身体4处发出信号,趁早就医!


1


第一处:手指


很多人都会有手指发麻的情况,尤其是老年人更为常见,但是,若是突然手指发麻,还伴有合不拢的情况,就要小心了,这很可能是短暂脑缺血发作的征兆。


首先是一只手或一只脚失去感觉,然后是一只胳膊、一条腿、半边脸或半边身体变得麻木,但也有的只是几根手指隐隐刺痛、手不听使唤、手指攥拳无力等。


2


第二处:舌根


患者若是出现脑动脉供血不足时,就会感觉舌根发硬,说话不利索、含糊不清,出现语言障碍,这多是影响了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所致。且还会表现为喝水容易呛水、吃饭容易呛着、易咬到舌头等等,这时,一定要谨慎,及早去医院检查。


3


第三处:面部


由于脑中风是发生在脑血管处的病变,所以,当病变累及到了神经时,就会导致人体出现面瘫等症状,这时就会表现出睡觉单侧流口水,吹不成口哨等表现。


甚至还会有短暂性黑蒙,看不见东西,数秒钟或数分钟即可恢复,有的人还会伴有恶心、呕吐、头晕、意识障碍等等。


4


第四处:下肢


双腿或单腿软弱无力,即使在平地也会摔跤。因为不论在大脑的哪个半球出现病变,都会导致病变对侧偏瘫,其程度有轻有重。


这时,肢体感觉会出现异常,如腿脚不灵活、无力,这时要警惕,很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信号。


预防脑中风,多做这4件事


1


补充两大“营养素”


1、补充α-亚麻酸


α-亚麻酸是人体必须脂肪酸,有预防脑梗、心梗的作用,是目前现代人严重缺乏的营养素之一。


富含α-亚麻酸的食物不多,有深海鱼、苏子油、核桃油等食物,其中苏子油含量居高。


补充方法:每日可以将5ml苏子油拌入酸奶或者淋汤即可,这样最大限度的保留营养素,有助于身体吸收。

中风是个大麻烦,身体4处发出信号,趁早就医!

2、补充叶酸


叶酸能促进高半胱氨酸转化为对血管无损害的蛋氨酸,还能降低血液中半胱氨酸的浓度,进而降低脑中风和冠心病的发病率。


补充方法:多食番茄、胡萝卜、白菜、莴苣等蔬菜。


2


减少“两物”刺激


1、香烟


香烟中的一氧化碳会引起肌球蛋白异收缩,促进血小板聚集,且尼古丁还会引起血管痉挛收缩,增加血流阻力后诱发动脉粥样硬化。


2、酒精


酒精有很强的兴奋神经作用,容易加快心率和升高血压,易加速脑中风的发生。


所以,最好改掉左手烟、右手酒的习惯,少一些对血管的刺激。


3


预防两种“慢性疾病”


1、高血压


高血压被视为中风的最危险因素,高血压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促使血管内皮损伤、血栓形成,容易诱发脑梗。


所以,高血压患者平时一定要控制好血压,按时服药,谨遵医嘱。


2、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有代谢障碍或异常的表现,加上体内长期高血糖会使血液粘稠度上升并损伤血管,血液流动缓慢就会促进血小板的聚集,血栓流经大脑就会诱发中风。


因此,糖尿病患者在平时最好学会控制血糖,少吃升糖食物,勤检查,以防并发症。


4


常做两个“清栓”动作


1、按摩颈部防中风


将双手摩擦发热后,按摩颈部左右两侧,速度稍快,以皮肤发热发红为宜。


这样可促进颈部血管平滑肌松弛,减少胆固醇沉积,促使已硬化的颈部血管恢复弹性,改善大脑供血,预防中风发生。


2、空抓手防脑溢血


左右手各做3次空抓手,每次各做400~800次。


缺少锻炼的右脑血管壁异常脆弱,经常锻炼左右手,可以锻炼大脑,减少病变发生。

来源:潇湘晨报,腾讯网

注:文章内的所有配图皆为网络转载图片,侵权即删!

我要评论

不吐不快,我来说两句

相关新闻

新生儿出生四十八个小时内的护理事项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一个新生命的到来:一个新生命的到来就意味着这个家庭在质上的变化,开启了一个家庭新的篇章,但是很多父母都知道在孩子出生以后,需要各种各样的护理,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孩子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那么你又知道孩子在出生后的四十...

10月30日 15:40

宝宝1岁后,是该“以奶为主”还是“以饭为主”

大家都知道宝宝出生后是要喝奶的,不管是母乳还是奶粉,总之“奶”在这段时间里,是宝宝唯一的口粮。但是随着宝宝的长大,奶渐渐地不能满足孩子摄入营养的需求了,6个月以后,宝宝就需要添加辅食了。 ...

10月30日 11:49

秋季孩子吃水果,需避开这六个误区

​秋季是盛产水果的季节,橘子、梨、猕猴桃等各种水果纷纷上市,很多宝妈都会买一些给孩子吃。不过,对于孩子来说,吃水果也是有很多讲究的,下面这些坑请一定要避开:...

10月30日 11:39

宝宝乳牙护理三误区,护理牢记“十三字”口诀

​乳牙是宝宝口腔当中的小小卫士,为宝宝披荆斩棘,嚼碎一切大块的辅食,把细碎的食物残渣送到食道当中,交给肠胃来消化处理。如果这个小小卫士倒下来,宝宝的口腔就失去了第一道防线,以后咀嚼食物都成了麻烦,还谈什么营养和长高呢?...

10月29日 17:09

父母与婴儿进行皮肤接触时,可降低婴儿的疼痛

​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加拿大约克大学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父母与新生儿进行皮肤接触,会降低新生儿的大脑对疼痛刺激的反应强度。...

10月29日 16:54

最热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