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刺治疗是很多时候的主要治疗方法,如果患者不方便吃药或者是药物已经产生了不良反应,就会选择使用针刺的疗法来进行疾病处理。但是针刺疗法依然是存在一定风险的,有的患者第1次打针或者是在打针之前没有吃东西就可能会产生晕针,这是一种针刺后的不良反应,需要及时处理。
针刺治疗晕针要怎么办?
1、平卧休息
在运针的时候首先就要让患者平卧休息,因为这样才能避免患者持续受到刺激,然后平卧休息也可以帮助患者更快的使身体进行调节,也就能从晕针的状态中脱离出来。通常晕针是患者过度紧张或者是治疗时刺激过强导致的,因此在一段时间内就可以恢复。
2、加强保暖
晕针的时候患者身体比较虚弱,有的患者会出现昏迷面色苍白以及多汗的症状,此时就一定要加强患者保暖措施。因为晕针的时候,患者的身体出现异常,此时容易受到外邪入侵的影响,导致疾病发作,做好保暖工作才能避免疾病。
3、立即拔针
针刺治疗的时候出现晕针情况就应该立即拔针。因为在晕针出现的时候,不能立即确定患者晕针的原因,所以要避免这次继续造成刺激,因此也就需要拔针。只要将针全部拔出,一般患者的症状也就会有所减轻。
4、服用温水或糖水
在患者晕针之后,一定要及时给患者服用温水和糖水,这样才能保证患者的身体加快恢复,调整到正常状态。因为温水和糖水是一种温和的刺激,能够促进消化道和循环系统进行调整,也就能缓解患者的恶心呕吐以及身体乏力症状。
5、针刺人中
对于晕针比较严重,并且产生昏迷的患者,最好就可以进行局部针刺治疗,这种层次语音真实的层次不同,主要也就是针对各种刺激性的穴位来进行调整,帮助患者恢复气血运行,并且造成强刺激,让患者清醒。不过在进行治疗的时候,最好是配合其他治疗一起使用,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患者身体机能。
针刺治疗同样也是存在风险的,不过这种风险较小,只要患者在针刺之前注意饮食,并且不要太过紧张,一般是不会晕针的。即便出现晕针,通常症状也不会太过严重,及时的处理,一段时间后就能恢复。
延伸阅读:
说到中医治疗,很多人都是比较放心的,因为中医治疗主要是治本,并且有调养身体的作用,常常也就有很多人认为中医治疗不存在风险。其实中医治疗的风险也很多,其中最常见的也就是针刺治疗带来的各种症状。
中医针刺治疗都会引发哪些情况?
1、晕针
晕针这种情况并不是针刺治疗直接导致的,大多数时候是患者过度紧张或者是第1次进行治疗,对针刺有一种恐惧,因此也就容易导致晕针。如果患者在进行治疗之前没有吃东西或者患者本身体质较弱的,同样也会出现晕针症状,一般也就是以患者全身无力,头晕并且出冷汗为主。一般只要休息10分钟左右,就能够逐渐恢复。
2、滞针
这种情况主要就是,进行针刺治疗之后,针在患者的组织内出现了紧绷感,导致患者疼痛的症状。一般是患者过于紧张,肌肉紧紧的夹住了针具,也就让针具无法拔出,在医生进行手法刺激的时候也容易产生阻碍。一般在进行对病人的安抚之后,病人逐渐放松也就能改善症状。
3、血肿
血肿的症状主要就是在治疗之后局部出血造成的。因为进行针刺治疗的时候,并不能保证针尖没有出现弯曲,有的时候就会造成局部组织的损伤。此时就可能会损伤到一部分的血管,这样也就引起了皮下出血症状,也就是血肿。
4、断针
这种情况主要也就是在针刺治疗的时候,针具一部分断在病人体内,一般是操作不当或者材料问题导致的。有时候也可能是患者活动幅度过大导致的。这种情况一般就需要进行及时处理,在使用x线检查确定部位之后,再进行外科手术取出。
5、弯针
主要就是在针刺治疗之后,被患者的肌肉长期施压导致的针具弯曲问题。出现这种问题的时候,一般很难拔出针具,此时就要患者积极配合,进行体位的改动,并且让患者保持放松,这样才能将针具慢慢取出。
6、气胸
气胸主要就是在针刺背部的时候,刺的位置过深伤害到了肺脏,从而导致的症状,患者会出现胸痛以及呼吸困难的情况。此时需要立即把针取掉,并且让患者保持休息。
针刺治疗是中医里面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对于各种疾病都有明显的疗效。但是针刺治疗的风险也比较明显,在第1次进行治疗的时候,患者最好积极的配合医生,才能减少风险的出现。
来源:今日头条,腾讯网
注:文章内的所有配图皆为网络转载图片,侵权即删!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