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岁男子几乎每天熬夜直播,一坐就是8个多小时,结果突发肺栓塞。专家提醒,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工作、上网打游戏等年轻人应警惕“电子血栓”的侵袭。
29岁的小王(化姓)刚开始做美食主播没多久,工作特别卖力,几乎每晚都要熬夜直播到一两点。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坐电脑屏幕前,试吃几十种食品,基本上一坐就是8个多小时,几乎没怎么活动。这几天,他发现自己的左下肢肿胀明显,比右腿明显粗了很多,但并没有当回事,每天坚持继续直播。一直到了前天,小王不仅下肢肿痛明显,还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的症状,被朋友紧急送往武汉市中心医院就诊。经B超检查,他的下肢静脉有血栓,医生高度怀疑是肺栓塞。随后进一步检查证实了医生的判断。
完善相关检查后,血管外科专家紧急为小王实施了急诊手术,在他的下腔静脉植入了“滤网”,并进行了肺动脉介入溶栓治疗,防止血栓进一步脱落。目前,小王恢复情况良好。
血管外科主任何涛介绍,下肢静脉血栓多见于老年人,但近年来医院收治了不少静脉血栓的年轻人,在电脑前久坐不动已成为发病的一大诱因,被形象地称之为“电子血栓”,从事IT工作者、经常上网玩游戏等都是“电子血栓”的高发人群,这种疾病已成为潜伏在年轻人身边的“隐形杀手”。长时间久坐不动,下肢持续处于低垂位,活动减少,导致血液淤滞,回流速度缓慢,同时如果过于专注电子游戏,饮水减少,由此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进一步增加了下肢血栓形成的风险。
10月13日是世界血栓日,何涛主任提醒,“电脑族”无论是工作需要还是兴趣娱乐,都要以健康为重。平时避免久坐,每坐一个小时左右起来活动活动,做下蹲动作,或脚踝的屈伸动作,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多喝水以稀释血液,避免血液黏稠而形成血栓。一旦出现下肢肿胀、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必须尽快就医。
延伸阅读: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正在不断地改变人们的生活。近些年,王者荣耀、绝地求生等电子游戏已成为全民娱乐。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长期沉迷于游戏,要警惕一种“电子血栓”病。那么,什么是电子血栓病?
据新华网报道,长期沉迷于电子游戏而导致的下肢深静脉血栓被称为“电子血栓”病,这种疾病已成为潜伏在年轻人身边的“隐形杀手”。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急诊医学教研室副主任柴湘平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介绍,下肢深静脉血栓多见于老年人,在青年人群中极少见。但如果年轻人长时间玩电子游戏,下肢持续处于低垂位,活动减少,导致血液瘀滞,回流速度缓慢,同时由于专注于电子游戏,饮水减少,由此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进一步增加了下肢血栓形成的风险。
沉迷电子游戏?小心致命的“电子血栓”找上门
此外,中国日报网介绍,大多数人白天坐在电脑前面敲键盘、晚上坐在桌子旁边刷屏幕的不健康久坐生活方式都很可能导致患上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深静脉血栓对人的威胁很大,严重时可能会带来生命危险。新华报业网介绍,美国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深静脉血栓虽然大多发生于腿部,但是腿部血栓一旦与血管壁剥离,就会随着血液在全身游走,血栓一旦堵塞关键器官血管,人就会有致命危险。
那么,如何检测自己是否患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呢?据《中国医药报》介绍,我们可以拿一个皮尺分别在自己膝关节髌骨上方15公分和髌骨下方10公分的位置测量腿围,如双腿同一位置的腿围相差超过1公分,就要进一步检查是否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另外,在验血时也要关注一下血小板检测值,如果数值升高了,就要警惕深静脉血栓风险。
为了避免患上下肢深静脉血栓,新华报业网建议,最好使用电脑1小时后就起身走动,活动关节。如果有不明原因的小腿酸胀,必须尽快就医。
来源:人民网科普,武汉晚报
注:文章内的所有配图皆为网络转载图片,侵权即删!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