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前牙区又称为美学区,如何获得满意的种植美学效果,达到理想的使用功能,是口腔医生考虑的重点。
一个月前,门牙旁的上牙掉落后,39岁的郭先生总感觉说话漏风,影响形象,变得不苟言笑。实在熬不过去的郭先生到口腔诊所了解到,种植牙是修复牙缺失的最好方法,但检查后被告知牙床骨缺损,需要做引导骨再生手术,而诊所条件不够,建议到口腔医院处理。
在对比几家医院后,郭先生觉得仁品的价格实在,沟通愉快,于是预约在10月2日国庆放假前来治疗。
从CT图上看到,患者21缺失。口腔科主任杨建介绍,“引导骨再生术(GBR)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口腔种植外科的手术方法,目的在于恢复牙槽骨的理想外形,包括牙槽骨的高度和宽度两个方面。”
术中,先把牙槽骨外侧的牙龈做一个小切口,暴露牙槽骨,在骨缺损的区域移植人工骨粉和其它活性物质,再用屏障膜为新骨形成创造空间并保存血凝块,同时阻止周围软组织的侵入,最终实现骨组织再生。
杨建主任介绍,患者骨量少的主要原因是牙周病。牙周病导致牙周软组织抵抗力下降,使口腔内的细菌大量繁殖,形成牙菌斑和炎症感染发生,并逐渐蔓延到牙根、牙槽骨,产生牙齿松动乃至脱落,持续降低成骨细胞活性,最终导致牙槽骨萎缩、骨质流失。因此,患者还要进行牙周病的治疗,使牙周组织能够长期形式良好的功能,营造一个良好的口腔环境。
杨建主任表示,在外伤导致颌骨受损、拔牙处理不当、长期缺牙致骨区萎缩,牙缺失后没有及时修复等情况下,都会导致牙槽骨骨量不足。
延伸阅读:
想做种植牙修复的缺牙老年人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缺牙太久了,牙龈长期缺乏生理性刺激,会造成牙槽骨和颌骨严重萎缩。骨量不够,咱们广大口腔精准种植科的医生就很难在理想的位置植入种植体,种植的成功率自然就没法保证了。
所以当老年人的牙槽骨骨量不足的时候,种植医生会使用骨粉和骨膜材料作为补充骨量的“道具”,填入患者的牙床内。
作为牙槽骨生长的支架,骨粉和骨膜到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很多老年人患者其实并不了解,觉得这是可有可无的东西,甚至认为是某种“套路”!
今天小编就在此为大家辟辟谣,在种植牙过程中使用骨粉和骨膜等骨增量手段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种植牙更加牢固。
比如说门牙缺失的情况下,往往是缺牙位置的基部,就是根部骨头比较厚,而靠近牙槽嵴顶的地方就相对比较薄。
这时候如果种植体被放进去了,那它的下端就较深的部位是没有问题,全部被骨头包覆,但是它上部就可能会有露在外边了,也就是说种植体比牙床还高。可想而知,这是很不利于术后的骨愈合的。
于是我们的医生就像种树一样,给树根周围加一点土,“土”就是我们说的骨粉,骨粉一般是掺着患者的自体血液的,主要是利用血液里面含有的生长因子,促进骨粉和牙槽骨的整合。
另外,为了将来种植体和骨头能够更好的结合,所以这时候种植医生就会根据需要,给患者使用骨膜。
这又是为什么?
因为当植入骨粉之后,其表面很容易被吸收,就好比说工地里面,在风大的时候,施工处会盖上一层三色编织布,防止东西被大风吹跑。
植入骨膜也是同样的道理,一是为了隔绝它的创面跟口腔,二是为了防止植入的骨粉在没有形成骨头之前就被吸收。
当然,也有骨粉和骨膜不管用的时候,例如牙槽骨严重缺失,需要采用的穿颧种植。这是一种把种植体穿过牙槽骨跨过上颌窦植入到颧骨上的种植方法,这样是利用患者的颧骨使种植牙获得足够咬合承受力。
来源:人民网-重庆频道,腾讯网
注:文章内的所有配图皆为网络转载图片,侵权即删!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