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是中医的一种传统治疗方法,主要是使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在皮肤相关部位进行刮拭,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目的。简单地讲,就是扩张毛细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民间有句俗话:“立秋刮刮痧,活到八十八。”意思是秋季刮痧有强身健体,保健治疗,延年益寿的功效。
刮痧的几种好处
1、排出毒素:人体每天都在不停地进行着新陈代谢的活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要及时排泄出去。刮痧能够及时地将体内代谢的“垃圾”刮试到体表,沉积到皮下的毛孔,使体内的血流畅通,恢复自然的代射活力。
2、舒筋通络: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受到颈椎病,肩周炎、腰背痛的因扰。这是因为人体的“软组织”(关节囊、韧带、筋膜、)受损伤时,肌肉会处于紧张、收缩甚至痉挛状态,出现疼痛的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就人形成不同程度的粘连、纤维化或瘢痕化,从而加重病情;刮痧能够舒筋通络消除疼痛病灶;解除肌紧张,在明显减轻疼痛症状的同时,也有利于病灶的恢复。
3、调整阴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中医十分强调机体阴阳关系的平衡。刮痧对人体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可以改善和调整脏腑功能,使其恢复平衡。
刮痧禁忌症
有出血倾向性的疾病;危重病症,如急性传染病、重症心脏病、高血压、中风等;新发生的骨折患处;刮治部位的皮肤有溃烂、损伤、炎症;年老体弱者,空腹及妊娠妇女的腹部,妇女经期下腹部、面部均不宜刮痧。
刮痧后注意事项
1、刮痧后喝杯白开水
建议刮痧完成后立马喝一杯白开水,这样可以及时为身体补充所需的水分,要知道刮痧会使得身体汁孔汗泄,邪气外排,这个期间会消耗身体的能量和汗水,所以在刮痧后补充水分是必要的,这样能够促进新陈代谢,帮助机体排出废物。
2、注意保暖
刚刮痧完一定要注意保暖,不要让自己受凉,因为刮完了砂的皮肤毛孔已经张开,这个时候一不小心风邪容易侵蚀人体,反而引发疾病问题。所以刮痧后不可贪凉。
3、一天之后再洗澡
如果是身体部位刮痧,那么不建议刚刮痧完洗澡,这个是不利于健康的。因为皮肤刚刚刮完痧,毛孔全部处于张开的状态,洗澡会导致寒凉之气很容易进入体内,从而引起身体不适。
4、保证清淡饮食。
在刮痧保健期间,在饮食方面的搭配最好也注意以下,不建议吃肥甘肉厚、辛辣刺激类的食物,清淡饮食为宜,另外还需要多吃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更加优利于健康。
延伸阅读:
刮痧是中国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牛角、玉石等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刮痧可以扩张毛细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对于高血压、中暑、肌肉酸疼等所致的风寒痹症都有立竿见影之效。经常刮痧,可起到调整经气,解除疲劳,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
1、刮腹部,能通便
长期便秘不但会影响消化吸收功能,还会使机体吸收毒素。可用刮痧板的面在腹部自上而下,从左向右依次刮拭。需要注意的是,如有内脏下垂,应由下向上刮拭。
2、刮手脚,行气通络
女性经常出现手脚冰凉的症状,中医认为这主要和机体阳气不足,或气血运行不畅有关。建议,先用刮痧板的面刮拭手掌,手掌发热后用刮痧板上的凹槽刮拭手指的四面,从根部到指尖,每个方向刮5至10次,能行气通络。同理可运用于刮拭双脚。
3、刮眼周,能明目
相信大家都做过眼保健操,对其中的几个穴位也非常熟悉。而以刮痧代替手指的按揉,能对穴位形成更有效的刺激。先用刮痧梳点按睛明穴,然后以睛明穴为起点,外眼角为终点,分别从上眼眶和下眼眶两个方向刮拭。能改善眼睛周围的经络气血运行,缓解视疲劳、干涩。
4、刮颈部,活血舒筋
颈肩不适是伏案工作者的“职业病”,刮痧可以活血舒筋,改善局部气血淤滞的状态。主要选择三条路线,即后发际中点向大椎穴,以及后发际两个外角上缘分别向左右肩部方向刮拭。另外,感冒时刮拭这个部位还具有祛风解肌的效果。
5、刮胸骨,宽胸理气
很多人在心情不好或劳累后,会有胸闷气短的感觉,可用刮痧梳的单角自上而下缓慢刮拭下半段胸骨。这个位置上有八会穴中的“气会”膻中穴,刺激这个穴位有宽胸理气的作用。此外,爱打嗝的人也可以经常刮拭这个部位。
6、刮胁肋,疏肝解郁
焦虑、抑郁、烦躁,长期的精神压力会导致整个身体机能的紊乱。中医认为,正常的情志活动依赖于气机的调畅,而肝脏能疏通气机,因此能调节情志。由于人体两侧的胁肋主要有肝经分布,刮拭这个区域能疏肝解郁,其中,重点是乳头直线和第六肋间交点的期门穴。刮拭时,动作要慢,寻找并刮拭疼痛或结节的部位。
7、刮头部,提神醒脑
头部是全身阳经汇聚的地方。清晨起床后,用刮痧梳刮拭头部,能振奋阳气使人神清气爽。方法是以头顶的百会穴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刮拭,至头皮有热感。如果有疼痛点,可在此点上反复刮拭5至10次
来源:华龙网,腾讯网
注:文章内的所有配图皆为网络转载图片,侵权即删!
我要评论